據(jù)外媒報道,LG下一款手機V40將配備5個攝像頭,前置2個后置3個。不只是LG,早在今年4月,華為就發(fā)布了P20系列,從主流雙攝提升到了三攝。手機的攝像頭是越來越多了,拍攝效果真的會越來越好嗎?今天指紋模塊軟板小編就帶大家走進攝像頭,討論一下這個問題。
手機攝像頭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:PCB板、DSP(CCD用)、傳感器(SENSOR)、固定器(HOLDER)、鏡頭(LENS ASS′Y)。其中鏡頭(LENS ASS′Y), DSP(C,CD用),傳感器(SENSOR)是最重要的三個部分。
通常所說的“XXX萬像素”實際是指相機的分辨率,其數(shù)值大小主要由相機傳感器中的像素點(即最小感光單位)數(shù)量決定,例如500萬像素就意味著傳感器中有500萬個像素點,和手機屏幕中的像素數(shù)量決定屏幕是720p或1080p分辨率是一個道理。
像素決定照片質(zhì)量?
通常會以為相機像素越高,拍的照片就越清晰,實際上。相機的像素唯一能決定的是其所拍圖片的分辨率,而圖片的分辨率越高,只代表了圖片的尺寸越大,并不能說明圖片越清晰。
高像素的優(yōu)勢在哪里呢?
既然像素不是決定圖片質(zhì)量的關鍵因素,那么誰才是呢?答案是傳感器。
相機傳感器主要分兩種:CCD和CMOS。CCD傳感器雖然成像質(zhì)量好,但是成本較高,并不適用于手機,而CMOS傳感器憑借著較低的功耗和價格以及優(yōu)異的影像品質(zhì),在手機領域應用最為廣泛。
CMOS傳感器又分為背照式和堆棧式兩種,二者系出同門,技術最早都由索尼研發(fā),索尼背照式傳感器品牌名為“Exmor R”,堆棧式傳感器為“Exmor RS”。
相對來說,傳感器尺寸越大,感光性能越好,捕捉的光子(圖形信號)越多,信噪比越低,成像效果自然也越出色,然而更大的傳感器卻會導致手機的體積、重量、成本增加。
背照式傳感器的出現(xiàn),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,在相同尺寸下,它使傳感器感光能力提升了100%,有效地改善了在弱光環(huán)境下的成像質(zhì)量。
手機多攝像頭靠譜嗎?
目前手機后置雙攝已經(jīng)普及,主要有兩種方案:一種是廣角鏡頭+長焦鏡頭方案,這種方案的側(cè)重點在于光學變焦,通過在兩顆不同焦距的鏡頭之間切換,來實現(xiàn)(通常是)2倍光學變焦;另一種方案是彩色鏡頭+黑白鏡頭,通過彩色鏡頭記錄整體畫面,黑白鏡頭記錄畫面細節(jié)及增加曝光量,這種方案的側(cè)重點是提升畫面細節(jié)及暗光環(huán)境成像效果。通過雙攝,這兩種方案都能能帶來“人像模式”,即背景虛化效果。
不可否認的是,多攝像頭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手機單攝像頭無法實現(xiàn)的功能:大光圈的淺景深虛化效果、更加多樣化的拍攝環(huán)境適應。
理論上說,想要手機拍攝擅長哪個方面,就在手機上加一顆專門用于這個方面拍攝的攝像頭,專職化利用,這樣就能滿足用戶對手機拍攝更加專業(yè)化的需求。所以,在手機上看到更多鏡頭的可能性也不是完全沒有。
多后置攝像頭的趨勢還是值得一觀的,不僅僅是這些系統(tǒng)能提供更精細的圖像和更廣泛的攝影范圍,同時智能手機攝像頭軟件可以根據(jù)你拍攝的環(huán)境快速且智能地優(yōu)化照片設置,無論是低光、廣角、遠處的場景,還是近距離拍攝一個人。這樣的手機可以根據(jù)需要同時使用兩個攝像頭,而不需要用戶去切換不同的模式或者調(diào)整復雜的相機設置菜單。這并不是說,這些手機不提供這樣的設置:iPhone的肖像模式能夠被啟用來自拍和拍攝肖像,突出拍攝對象的臉,而不是她的背景環(huán)境。P20 Pro也有一個夜間模式,給你提供長達6秒鐘的曝光時間來拍照,從而免去三腳架的需要。
當然,也需要注意的是,不論多攝像頭拍照效果如何,這種比拼硬件的做法本身就不太適合手機行業(yè),越來越多的鏡頭,越來越高的價格,最終買單的還是消費者。而且現(xiàn)在的智能手機本身性能過剩,繼續(xù)進行這些沒有意義的比拼顯得有些雞肋。